文章目录[隐藏]
70复古风格是什么
一、复古的意思:
1、动词:恢复往古的社会秩序和习俗;
2、名词:兴起旧时代的时尚元素。
二、70复古风顾名思义就是指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时尚元素。(注:现在所说的70都是特指上世纪七十年代,即1970年代)
三、70复古风的具体表现为:
1、服饰主要表现为 “连身”、“高领”、“阔腿”与“剪洞”。 典型衣着是高腰阔腿裤。
2、音乐主要表现为“朋克摇滚”,特点是反叛!反叛传统、反叛制度、反叛日渐枯燥毫无激情和意义的生活。
3、造型和化妆上表现为穿上磨出窟窿、画满骷髅和美女的牛仔装;男人们梳起酷毙了的鸡冠头,女人则把头发统统剃光,露出青色的头皮;鼻子上穿洞挂环;身上涂满靛蓝的荧光粉。
四、最后,综上所述,全部或含有上述元素的服饰、服装、音乐、造型、化妆基本都可以称作是70复古风。
有谁看过韩剧《70年代的时尚精英》?
标题:《70年代的时尚精英》
,又名《时尚70年代》
电视台:韩国SBS
指挥家:李在魁李正浩
主要演员]
金敏贞-饰高俊熙
春明-饰张斌在人们的印象中,韩国60、70年代是军政腐败时期,所以没人要但是,在萧瑟的时期,有一样东西曾经展现过它的光辉。比如当时韩国上流社会的时尚。虽然当时的政治影响了所有人,但我们可以找到当时年轻人充满激情的生活,尽管政治很黯淡。危机催生机遇,当时的年轻人为了成功而奋斗。对他们来说,那是激情燃烧的时刻。
这部剧记录了韩国政治外交礼仪史和韩国时尚史。当时充满欧美风情的时尚潮流,引起了现代女性观众和对时尚不敏感的男性的好奇。
为什么电视剧《70年代的时尚精英》是“可可-香奈儿和艾尔莎-斯基帕雷利的战争”?
该剧的灵感取自服装界的设计大师Coco Chanel(可可·香奈尔)和Elsa Schiaparelli(埃尔沙·斯基亚帕雷利)的激烈竞争,讲述的是天赋独禀的多美和以努力和韧性见长的高真喜这两个服装设计师之间的充满矛盾、爱恨的事业、爱情、亲情故事。
该剧所反映的上流社会是华丽而迷人的。它不单纯是流行电视剧,它是一部引起不同年代人的共感的电视剧。该剧把韩国的政治、外交和时装潮流、时装哲学、历史哲学表现得富有生命力而华丽。通过反映6,70年代上流层的成熟的欧洲文化和时装秀满足了女性观众们的好奇心,也塑造了男性的时装美,因此同样能引起男性观众的兴致。这部电视剧是以服装界的设计大师Coco Chanel(可可-香奈尔)和Elsa Schiaparelli(埃尔沙·斯基亚帕雷利)的大战构图中取其样本,展现了有时装设计师天赋的多美和以努力和韧性见长的时装设计师高真喜之间的矛盾、成功、人生和爱情故事。二人有如莫扎特和萨利埃一样在爱情和工作方面展开了竞争。
1890年至1920年的时尚趋势?
1978年,身穿大衣,脖子上搭一条围巾的卡丹先生经过北京街头,众人纷纷侧目。 李菁 供图
西装成为新时代第一种流行服装。周长青说,西装热开始逐渐遍及大江南北、城市乡村,西装大普及是对盛行多年的“老三装”的反动,其深层的原因是基于对政治改革的渴求。《时装》上转引了《东京新闻》上的文章标题:“中山装,再见”(《时装》1983年特刊)。
著名设计师郭培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她刚从事服装设计,曾经设计过一套白色单扣西装。使用的原材料是一块9美分1米的库存桌布。生产之后,“卖得好,卖得时尚就像卖白菜。”政府机关的干部,建筑工地的工人,市场上的卖菜者...穿西装到处流行,不分人群。“整个社会都是白领。”
90年代初的一天,郭培偶然发现自己的衣服上了电视。她打开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发现女主角穿的大格子西装是天马公司出品,设计师是她。她喜欢看。郭培说,那时候到处都是裁缝店,店里每个人都能做几套流行的西装。
在中国的婚礼上,不仅西装,婚纱也开始出现。郭培说,当年北京没有婚纱设计师,郭培想设计婚纱,但不知道裙子怎么撑得住。她跑到后台找设计师,看了看演员穿的戏服,发现下面有个竹子做的架子,很复杂。后来,她学会了自己设计。
郭培萌想到了“做世界上最美的衣服,未来能进博物馆的那种衣服”。1997年,郭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玫瑰广场”,致力于“高级定制”。章子怡、杨澜等明星成为她的客户。由于她杰出的设计天赋,郭培还负责了闻名中外的2008年奥运会颁奖礼服的设计。
时装在郭培等中国设计师的剪刀下继续流通。
[设计师取代裁缝]
西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普及,婚礼上出现了婚纱。中国人的衣服已经从原来的单一深蓝色灰绿色中山装,一次次被时尚浪潮冲刷,变得越来越多彩。
引领时尚的是什么?
在服装风格单一的20世纪80年代,一部电影可能会催生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初,在一部反映纺织厂女劳模与漂亮裙子冲突的电影《当街红裙子》之后,没有人预料到电影中的“红裙子”会成为中国女性追捧的对象。郭培说,有一段时间,街上的女人纷纷穿“红裙子”和“黄裙子”,街上的黄裙子很多。像黄蜂一样,它们在一个多样化和丰富多彩的服装时代“就像春天的大风,在夜晚来临”。
然后在比赛领域,更前卫的服装——泳装的出现冲击了国人的审美。1986年,一名健美运动员穿着上下分开的两件式泳衣出现在比赛中。这件极度暴露的比基尼只覆盖了女性最敏感的三个部位。当时他一出现,就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20世纪80年代,随着服装的多样化和更新,人们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高。街上的“上海裁缝”和“江浙裁缝”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更新服装款式的渴望,服装设计成了一门专业课。
1988年5月10日,北京服装学院成立,这是第一所以服装科学、工程和艺术为重点的全国性服装教育高等院校,开始引导服装走向专业设计。
闫亮,那年从北服毕业的学生,去上海当了几年设计师,然后回到学校当老师,教服装设计,同时经营着自己的时装工作室。
闫亮说,1983年,苏州丝绸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开设服装专业的学校。当时老师都不是很专业。他们正在探索如何教授服装和图案,并教授了一些制作服装的具体方法。
她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设计一套服装,就会批量生产。别人穿好看的,应该自己买。
到90年代末,服装教育开始进行调整,注重整体和系列服装设计,要求设计与市场挂钩,兼顾服装辅料和整套服装穿什么。卖成衣的商场越来越多,裁缝越来越少。直到现在,都很难再找到他们。
闫亮说,变化越来越快。她现在给学生讲课,讲的不仅仅是服装的设计,而是创意的设计。服装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再仅仅是制作产品,而是表达一个概念。
【路过的“时尚”】
周长青清楚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的一天,当他周围的人还穿着普通的灰蓝色中山装时,他看到他的妹妹穿着一条紧身牛仔裤回家,她的大腿紧紧地裹在裤子里。她开始走路的时候屁股扭来扭去,他很生气。在周长青看来,那些不是严肃的人穿的裤子。
当时,这不仅仅是周长青的想法。上海某大学在招研究生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个考过的学生:继续穿牛仔裤,会被拒绝。
是谁在拨动人们心中的琴弦?1983年,商务部宣布棉布开放供应。随着政策的放开,喇叭裤和牛仔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电视剧《大西洋人》的流行也让《蓝镜》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戴着一面青蛙镜,穿着喇叭裤,拿着一台录有邓丽君歌曲的录音机,这套服装是当时年轻人最时髦、最格格不入的服装。
周长青的姐姐不是唯一一个爱美的人。几乎所有的女孩都热爱美丽和时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闫亮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种黑色的“健康裤”在全国各地流行,不分年龄,一只手,甚至有四五只藏在盒子底部,上面有一双小白鞋和一件白色毛衣,非常时尚。“人们的穿衣心理还是跟风的。你买了好看,我就买。”
仅仅过了两年,街上的“健康裤”就过时了,七分裤、七分裤就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服装的时尚风格变化很快。2000年毕业后,闫亮给毕业照拍了一张照片。仅仅几年后,她回到学校,给学生们展示了当年的毕业照。学生们惊呼:“哇!你当时怎么这么土?”闫亮当时喜欢穿白色的花裙子,但现在她穿的是休闲得体的职业服装。
前几年流行一个词“碰撞衫”。闫亮说,这个词实际上已经过时了,因为,在现在这个服装多样化的时代,“撞衫”是非常困难的。前几年还有一款,出了几万块。近年来,服装行业出现了一种新模式,那就是“款式多,产量少”。一个款式可能卖一周,然后换一个新的。
那一年上学,穿上新衣服感觉特别美。我经历了“撞衬衫”的尴尬时代。现在遇到时髦的学生,我会问她:“老师,我穿的是不是特别非主流?”
穿得“非主流”,穿得与众不同,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闫亮说,目前的服装设计注重个性化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现在,很难像以前一样定义某个品牌今年会流行什么。每个季度专业部门发布的服装时尚潮流报告也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来描述当下的时尚潮流,比如是流行暖色还是冷色。在街上,一条红色的裙子将不再流行。
闫亮说,根本原因是,目前国内设计师越来越多,其中许多是国际知名设计师,服装款式更新非常快,选择范围很广。与30年前皮尔·卡丹来到中国时充斥街头的灰色和蓝色中山装相比,现在街上的中国人穿着不同。
为什么建国初期列宁的服装最时尚,而军装在六七十年代最时尚
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思想
追求
价值观
社会就是这样。
七八十年代中国最时尚的服装和面料
沙卡、涤纶华达呢.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szbubu.com/87907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