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介绍北宋时期的七国象棋,有网友评论里说有一种三国象棋,其实这种三国象棋就是历史上出现的三友棋也属于变体的象棋,是三个人共玩的一种象棋类游戏。
三友棋最早见于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歙县人郑晋德编著的《三友棋谱》中,在《三友棋谱》的首部,附有郑晋德的朋友张潮为《三友棋谱》作的《小引》及《跋》。同时,张潮还将该棋盘式和棋谱刻入他所编辑的《昭代丛书》中。他在《跋》中说:“有四人之戏,有二人之戏,有不限人数之戏,若夫三人之戏,古之所无也,吾友破水道人始创为之。”破水道人乃郑晋德之号。文中所指三人之戏,即为郑晋德所创三友棋。
历史上的宋代,曾出现过一种“三国象戏”。《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等著作中,都注录了《三象戏图》这部著作。由于原书已佚,详细玩法无法知道。而郑晋德所创制的“三友棋”,从总体上基本同于“三友棋”。很可能,“三友棋”就是在宋代“三国象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郑晋德的介绍,三友棋每方用将棋一枚,士、相、马、车、旗、炮、火棋各二枚,兵棋各三枚。每方共用棋子十八枚,全枰用棋子五十四枚,棋子用三种颜色区别。无论哪一方被将死,则把老将反扣在九宫将位上,其余诸子,听胜者调遣。
三友棋的游戏方式是很有趣的。行棋中,每一方都有左右两国与之相邻,左右有强弱之别,需要审时度势,决定团结与打击的对象。假如左邻强而右邻弱,需要联右以击左,目的在于以右济我。左将败,则乘势反戈击右。由于行棋的三个人都这样打着算盘,钩心斗角,致使棋势变化莫测。是一种颇具精彩、构思合理的棋类游艺形式。
玩法:同中国象棋规则相同,棋子行走的路线均不可翻越棋盘中的三座山,中线左边的只能过左边的河,中线右边的只能过右边的河,中线上的可随便进入任何一国,当有棋子咬住敌方的帅子时,要叫将军,被将军的一方要即时解将,不是叫将军或被将军的一方此时要停走。这时行走的双方当遇到停走方的棋子挡住行走路线时,不能通过,更不能吃掉,直到无将军情况出现,停走的一方才可按顺序继续走子。吃掉对方的帅子为胜,胜方可俘虏败方所剩的兵力继续与另一方战斗,但每步只能走一子,每局只有一个胜利者,如果最后两方和棋,则先胜第一方的人为最终胜利者。
二 规定所有子均可过河作战,但不能翻越三座山,并且中线左边的只能过左边的河,右边的只能过右边的河,中线上的可进任何一国。所有的棋子都可以把落棋点上敌国的棋子吃掉。
“帅”的走法为纵线,横线,或对角走一格。
“士”可过河,走法是对角走一格。
“兵”每步纵线或横线走一格,可进可退,也可平走,但兵未过河前傍边有子不能走,只有向前走才可吃子。兵过了河即可升级,对四个方向都有攻击力,包括回防。
“象”不受塞眼之限,可过河。
“马”走日字,不受别腿之限。
“车”走纵线或横线,只要前面没别的棋阻挡,所走格数不限,可吃掉线上最前方敌国棋子。
“炮”走纵线或横线,只要前面没别的棋阻挡,所走格数不限,但吃子时中间必须,而且只能隔一子。
当有棋子咬住敌方的帅子时,要叫将军,被将军的一方要即时解将, 不是叫将军或被将军的一方此时要停走。这时行走的双方当遇到停走方的棋子挡住行走路线时,不能通过,更不能吃掉,直到无将军情况出现,停走的一方才可按顺序继续走子。
判定胜利的结果同第一种玩法,即吃掉对方的帅子为胜利,胜方可俘虏败方所剩的兵力与另一方继续战斗,但一步只能走一子,每局只能有一个胜利者,如果最后两方和棋,则先胜第一方的为最终胜利者。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szbubu.com/313994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