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三国志(为什么说《三国志》是一本残缺的史书)

史书三国志(为什么说《三国志》是一本残缺的史书)

史书三国志(为什么说《三国志》是一本残缺的史书)

《三国志》是人、晋朝官员陈寿写的。《三国志》取材细致,朴实却有文采,得到了后世史家的高度评价。《史记》、《汉书》、《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四部史书。

然而,《三国志》却被称为“不完整的史书”。为什么这么说?听我说~

《史记》开始为历代历史著作树立标杆。皇帝和天子是“列传”,世袭的王公是“世家”,其他士大夫和周边国家、少数民族的记载归入“列传”。

施奇

除此之外,还有用来列出家谱、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表格”。描述制度发展的“书”,包括政治制度、官制、法制、礼乐制度、天文地理、社会经济等。

在此基础上,《汉书》作者班固将《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著有《李露志》、《李乐志》、《刑法志》、《教丝志》、《五行志》、《地理志》、《苟伟志》、《文艺志》和《史》。

李露之指的是音乐和历法。当时的《录乐论》记载了汉代的乐论和度量衡制度。

《礼乐志》记载了汉代的礼乐制度。从周代开始,礼乐制度规定了社会阶级、宗法权利等等。

犯罪记录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一些具体的法规。

《郊祀》记载了西汉和汉武帝对天地神和名山大川的祭祀。

《天文志》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及其助手马旭增补,记载了当时的天文星象。

五行志记载了日食、月食、恒星变异、各种灾难和阴阳学说。

地理志记载了当时郡县、国家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号码,以及相关的土产、民风、风俗。

《苟伟志》描述了从古代到汉代的水利工程,解释了治理水文的策略。

《艺文志》研究各种学术流派的起源,记录现存于世的书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食记》由《史记》中的《平准书》演变而来,但其内容更加丰富。它记载了农产品、土地制度、商业制度和货币变化等情况。这是西汉时期经济状况的重要记录。

《汉书》

《后汉书》记载东汉的史书也有八部编年史,即法纪、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县、关白、舆服。

其中《郡县志》记载了东汉十三州刺史的划分及各州郡数。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9年),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郡县志》还记载了当时各郡的户籍户数和人口数,各郡的郡数,以及财产、山川的分布情况。我之前写过《三国十三州游》系列文章,就是基于此。

《关白志》记载了东汉的官制和官阶。

《舆服志》主要表现了贵族阶层的马车和服饰制度,尤其是参加朝觐、祭祀、旅行等重要礼仪活动时的规矩,是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重要资料。

后汉书

重点来了。我上面重点提到的“书”或“志”,在《三国志》中是没有记载的。《志》虽在《三国志》之名,但内容只是人物传记,缺少重要的《志》。

三国历史

没有“志”,只能寻找不同时期各郡的变化和划分。不能,我们只能从之前的《后汉书》和后来的《晋书》中寻找三国时期的人口分布。不能,我们不知道魏蜀吴中各种官职的变化,很多不同的官职到底有多大的权力,只能从其他方面推敲。

不同来源的史料拼凑出的三国时期的人口状况。

《三国》缺少这些关键史料,无疑是一大遗憾,使我们对三国时期缺乏更宏观的认识。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