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郭煌的沙障林(敦煌两万亩沙障林被毁,三代治沙人的心血毁于一旦)原鱼缸里的假山2021-01-21 06:01: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退耕还林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们国家的土地沙化现象早就应该得到遏制了。蚂蚁森林每天种树,浇水,收集能量,也算是自己的贡献。没想到的是,有些人大规模砍伐沙漠边缘的沙障林,仅仅是为了获得种植藤蔓的经济利益,这实在令人震惊。
沙地防护林带变成了葡萄园。
西北地区由于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一直是国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扩大的沙漠环境也是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在甘肃敦煌,有这么一个小地方,叫阳关镇,是古诗词“人无理由西出阳关”的阳关。虽然只是西北的一个小镇,但地理意义重大。它是古丝绸之路上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同时也是敦煌城最后一道沙障。
库塔格沙漠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但就流量而言却是中国第一。它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扩张,从西向东一直延伸到敦煌古城,而在中间,它就在阳关镇的对面。为了防风沙,1963年正式成立阳关林场,至今已有58年。50年来,三代敦煌人清除大大小小的沙丘、沙石,平整田地,植树造林,把连绵不断的沙丘荒漠变成了两万多亩郁郁葱葱的绿洲和绿色屏障,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风沙的蔓延。
然而,58年后,当人们的目光再次注意到这里时,却是触目惊心。原本茂盛的树木被大量砍伐和剃光,除了留下稀疏的树界作为“盲眼”遮挡视线。薄树墙外,黄沙漫天。
为什么要砍一片好好的沙林?森林圈的葡萄园给出了答案。一些人为了发展葡萄经济,以砍伐枯死的劣质树为借口,一点一点地砍伐林场的大量树木,种植葡萄,使葡萄成为当地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了大规模种植葡萄,树木被砍伐。先把树剥皮,让它死,然后放火烧,再把它砍了!而且这些被砍伐的树都是公益林!三代人几十年的心血都被后人挥霍了!一切都是为了钱,为了眼前利益!
种树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同样的绿色植物。为什么可以种树,却不能种葡萄?
1.胡杨树主要用于防风固沙。以此为例。胡杨是优良的抗风沙树种,阳关林场的主要功能是防风防沙。胡杨种植后,需要10-15年才能长成有用的材料。成年胡杨能长到10米高,根系发达,对沙土有明显的稳定作用。高大的胡杨树也是沙尘暴的克星。风经过这道防风林后,其风速可降至原来的20%至30%,沙尘暴的影响大大降低,有效遏制了沙漠的扩张。葡萄是藤蔓植物,需要长在爬架上。为了方便采摘,一般都会控制它们的高度,也就是说一旦风沙入侵,低矮的葡萄就无法起到防风的作用,风沙会直接吹进敦煌古城。
2.胡杨是一种优良的耐旱植物,它不仅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少,而且可以在根部蓄水。这使得梭梭、沙柳等灌木能够在林场中生存,相互配合,稳固风沙。葡萄作为果树,生长周期对水分的需求量巨大,会和周围的植物“抢水”。为了保证葡萄的生长,种植者必须砍掉周围的灌木,以保证葡萄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火烧胡杨
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阳关林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链。林场内生活着伯劳、麻雀等各种鸟类,以及一些小型啮齿动物。但在它成为葡萄园后,为了防止葡萄被小动物吃掉,保证产量,种植者在葡萄园周围设置了防护网,赶走了小动物,这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网住的死鸟
损失多少?
根据2000年的卫星地图,阳关林场的防护林面积为2万亩,但到2021年1月,实地调查只显示葡萄园面积为1.3万亩,有大面积腾空空土地。由此可以推断,林场面积绝对小于5000亩。胡杨15年定型,梭梭和沙柳4、5年定型,至少要十年才能恢复一次。在这十年的恢复期里,来自库木塔格沙漠的风沙不会仁慈,它一定会迅速蔓延,再次向敦煌古城推进100米,古城的最后一道屏障很快就会倒下。老一辈的治沙人,一锹一镐一桶水种下的树,三代人的心血,只需要短短几年就毁了,损失已经无法用金钱衡量。
在西北地区种一棵树有多难?
为了种一棵梭梭树,我们每天早上准时起床采集能量。为了种一棵胡杨,我们和几十个朋友天天浇水。种一棵花了差不多一年。而在西北的沙漠边缘种一棵树有多难?
沙层里全是砾石。种树前要把表面的沙子挖出来,然后用钢钎把沙砾凿开。为了保证树根能够伸展,提高成活率,这个树坑至少需要一平方米,深度80cm。由于纯沙土没有营养,没有水分,植树者需要从几公里外运来营养土回填树坑,再从远处运到地下泉水中灌溉。即便如此,存活率还是很低。据当地人说,种一棵树比养一个娃娃还难。
十年树木,沙中种树更难成活,你怎么能随意砍伐。种葡萄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后人要为这种行为付出多大的代价。楼兰古国的消失是历史的遗憾。敦煌古城是否应该重蹈覆辙?满屏流量明星的八卦新闻里,看到的都是治沙人在流汗流泪。为了保护生态,砍伐森林者必须受到严惩。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szbubu.com/282974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