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

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

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的由来)

“东亚病夫”这个词很多人都很敏感。既象征了中国百年来的弱国形象,也隐含了一层外国人对中国人体质虚弱的偏见。但实际上,这个词的负面含义并不是起源于外国,而是中国人的发明,其本义并不包含侮辱性的成分。与其说是外国人侮辱中国的污言秽语,不如说是时刻警惕自己“胆气”的中国人所为。

考察“东亚病夫”一词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其内容的两次变化:第一次变化,“东亚病夫”从一个鼓励改革的名词变成了一个关注人们体质的名词;第二次转型,“东亚病夫”从中性词变成了否定词。

“东亚病夫”一词的由来

1896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依然萎靡不振。英国伦敦出版的一份报纸称清廷为东方的“病夫”。同年11月,改革派创办的《泰晤士报》将英国报纸上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标题为《中国的事实》。整篇文章都在分析清廷的改革,探讨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签订了《马关条约》。

文章痛斥清廷的腐朽堕落,指出旧制度已无法使帝国复兴,其中“病夫”指的是当时的清廷,完全没有提及中国人或他们的身体素质。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鼓励清廷不要自暴自弃,即使战争失败了。如果能“革除旧弊”,“传播新思想”,大清帝国或许还有机会。

事实上,在现代西方文化环境中,尤其是在英语世界中,“西克曼”一直是一个描述旧帝国国力衰落的术语,而不是针对中国的特定术语。在1896年《泰晤士报》翻译的另一篇英文评论中,中国、奥斯曼、波斯和摩洛哥被统称为“世界四大病夫”。这篇文章把这四个老牌帝国描述成垂死挣扎,就像绝症患者一样,对四国人民只字未提。

讽刺清廷和奥斯曼是“病夫”的漫画

相反,在当时的一些英文评论中,中国人往往被称为“野民风”、“异常勇敢”,这与现代语境中所谓软弱的“病夫”的含义完全相悖。所以“东亚病夫”这个词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并没有贬损中国人的意思。然而,现代汉语词库中的“东亚病夫”一词却被视为“东亚病夫”

第一个变化:从鼓励改革的任期到注重体质的任期。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文本翻译总是涉及文化语境的转换。19世纪后期,当英文“sick man”被改革者首次引入中文时,这个词的含义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泰晤士报》是维新运动巨人梁启超创办的一份报纸。无论他翻译的是《中国的现实》还是《天下四病号》,他的本意都是把外国人的观点当成“他山之石”,用旁观者的观点说服国家改掉缺点,气壮山河,而不是刻意夸大外国人对中国的歧视,侮辱中国。

时代报

《泰晤士报》之后,梁启超、严复等进步知识分子都觉得“病夫”这个比喻非常贴切,于是在文章中经常提到要用这个有危机感的词来激励同胞。“病夫”一词进入中国的第二年,1897年,梁启超在一篇论述变法的文章中,将大清帝国描述为“病夫”,要彻底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治病”,并指出一些保守派盲目走老路,只注重研究军队制度,而忽视了机构改革。这样做的后果就像强迫“病人”用武器模仿“强壮的人”。

当时“病夫”的含义还没有突破政治层面,只是用来说明改革和改革的迫切性。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进步知识分子陷入绝望,思想变得激进。“病夫”的比喻也跨越了国家层面,从一个鼓励改革的名词变成了专指中国人体质的名词。翻译家严复和改革家梁启超在这一名词词义的转变中起了关键作用。

天堂的进化

严复作为翻译家,抱着忧国忧民的心态翻译了大量西方哲学、政治、科学方面的书籍。他受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接触进化论与伦理学的极大启发,将其翻译成《进化论与伦理学》,传入中国。受赫胥黎的影响,严复认为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政府之间的对抗,而是国民之间的竞争。所以“强国”首先要“强身”,体育锻炼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中之重。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急于救国,接受了“天论”的观点。他在这一时期撰写的政治论著《新民说》开始改变“病夫”的概念,并将其扩展到国民身体素质。1903年发表的《论武功》一文明确指出,“病夫”一词不仅指清廷,也指大清帝国的人民。他指责自己的同胞卫生习惯差,身体虚弱,缺乏尚武精神,“死如病夫”。他大声喊道:

“希望同胞们练好筋骨,学会勇敢,变得筋疲力尽坐以待毙!”

梁启超

至此,梁启超在严复的基础上将“病夫”的含义从一个指国家状况的名词,变成了一个指中国人体质虚弱的专有名词。变法的失败深深刺激了梁启超。他认为制度改革已经不足以拯救大清帝国。全民必须从小培养强健的体魄,模仿古希腊城邦斯巴达,根据尚武精神重塑中国的民族精神。在他看来,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得救。

实事求是地说,严复和梁启超对“病夫”一词的改造,并没有加入感情色彩和价值取向,只是制造了危机感,持中立态度,用“病夫”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态。但在他们之后,“病夫”这个词发生了第二次变化,完全从中性词变成了否定词。

第二次转变:从中性词到否定词

梁启超的想法,虽然在文化界没有达成共识,但已经在很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体质确实有问题。借助舆论的传播,“病夫”的比喻深入人心。爱国将领蔡锷感受到许多同胞身体素质的弱点,公开形容中国人是“病夫”。维新运动支持者、民国时期著名体操运动员许在创办中国第一所体操学校时,甚至以“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为校训。

中国在20世纪初被瓜分了

当时,面对社会上铺天盖地的局面,先进的知识分子们达成了共识,他们希望用“丑陋”的方式——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以此来督促同胞们积极健身,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然而,虽然知识分子用“病夫”这个词来激励他们的同胞,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个侮辱性的术语。

“病夫”一词背后的另类价值很快被激进的革命者发现,他们断章取义地证明西方恶意羞辱中国人民病弱的身体,以此来刻画西方的傲慢,激发中国人民的团结意识。对于激进的革命者来说,“病夫”的本义,或者说其敦促国人自省的内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侮辱性的词是“外国”说出来的。

1903年,同盟会成员陈天华发表《警钟》,他在书中说,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在外国受到歧视。《钟》试图通过利用外国人“丑化”中国人来唤起读者的集体屈辱感,从而唤起国人的团结意识,共同抵御外来的屈辱。虽然陈天华的本意是出于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但他的文章是杜撰的。外国人称中国为“东亚病夫”的概念,对于文章的观点是完全必要的,没有事实依据。

此后,舆论形成了新的共识,将“东方病夫”理解为外国用来侮辱中国人的病态用语。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通俗小说《现代侠义英雄传》,以虚构的手段塑造了一个将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的强人形象。这个狂妄的男人最终被大侠霍元甲打败,成为中国人粉碎“东亚病夫”耻辱的典型象征。后来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不断重复这个抵御外侮的桥段,最受欢迎的画面就是精武门里的李小龙。

至此,“东亚病夫”完成了第二次转型,从中性词变成了否定词。经过几十年的语义强化,“东亚病夫”已经和中国人的集体荣誉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今天对它特别敏感的原因。

“东亚病夫”的历史意义

“东亚病夫”一词自不必说,最早是西方人提出来的,但这只是一个形容清廷萎靡不振的词汇,甚至带有鼓励清廷改革的善意。但在“病夫”一词完全进入中国语境后,结合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现实,其含义经历了两次转变,从鼓励改革一词到关注身体健康一词,又从中立到否定,最后被理解为西方对其的态度。

梁启超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个词的起源和发展,就会发现,在这个否定词的形成过程中,西方其实并没有扮演我们想象中的傲慢角色。“东亚病夫”这个概念的炮制,其实是当时的中国人和之后的中国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可否认,“东亚病夫”这个词就像勾践的苦胆,味道苦涩,却有催人奋进的效果。不仅唤起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也激励着同胞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但是,在社会历史环境发生变化后,我们不应该过度消费它,而应该还原它的含义,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个词,并借鉴它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