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原创稿
她是绽放在戈壁滩上的一朵铿锵玫瑰,把贫瘠的田野变成了丰收的田野;她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用双手收获了幸福的生活;她叫吕柏慧,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4团9连党员、工人。
从普通老百姓到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吕柏辉依靠军分区党委的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创业创新的多种增收方式。她致富后,也带动了更多的人致富。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21年8月“中国好人榜”。卢百惠荣登榜单,获得“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吕百惠在84团9连面试。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艰苦创业,探索致富之路。
1995年,21岁的吕柏慧和丈夫李新江一起从四川老家来到兵团创业。刚到84团九连时,员工们的热情和淳朴一下子打动了吕柏辉。很快,她和邻居相处得像一家人。
几年前,这对夫妇日夜在地里干活。他们开垦土地,打井,承包土地,住在漏风带泥的土坯房里。如果你没有钱,你可以向朋友和银行借钱。在种植管理中遇到不确定性时,夫妻俩虚心向公司干部、技术人员、老工人学习。但收获并不好,吕百惠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但她心想,既然开始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凭着这股韧劲,夫妻俩终于熬过了创业最艰难的初始阶段。2012年,吕百辉将低产田改造成了节水滴灌田。水肥有了保障,作物产量上来了,收入逐年增加。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都说快乐的日子比蜂蜜还甜。看着丰收的庄稼,我真的尝到了幸福的滋味。”吕百惠开心地笑了。
当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吕百惠没有退缩。得知公司冬小麦种植面积任务没有完成后,她发现连领导都要求自愿种植240亩冬小麦。她虚心向公司干部、技术员、老工人学习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有时会请他们来农田实地咨询,还会把学到的技术传授给工人。在承包土地的20年间,吕柏辉每年都把所有的农产品卖给团场,率先完成公司的销售任务。近几年,他们每年的土地收入都达到30多万。
吕百惠帮助九连少数民族工人传授种植技术,测量棉花产量。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立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增收。
穷人望富而不失志,富人思源而不忘根。走上发迹之路的卢柏辉,一直不忘帮助自己的公司员工。2017年,她和丈夫牵头成立了鑫辉养殖合作社,带领身边的职工发展养殖。
夏是公司的一名年轻员工。这个年轻人既勤奋又有思想。加入合作社后,他经常和吕百辉交流经验,研究市场行情,在养殖生产上互相帮助。经过两年的发展,他养的牛越来越多。“我加入合作社后,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特别感谢陆阿姨的支持。”夏对瑞查队的山地别克说道。
即使是哈萨克族工人伊犁,也缺乏种植技能,地里的收入也不高。吕百惠不仅传授了她种植管理的经验,还帮伊利垫付了女儿上大学的3000元学费。
两年来,吕百辉抓住牛羊市场的有利时机,帮助社员扩大养殖规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共同增收致富。她常说:“无论是种田还是养殖,都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先苦后甜,致富也是如此。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输,就会有收获。”
别忘了你的首创精神是热心公益事业的。
“兵团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现在我的生活好了,我可以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是吕百惠的初心。
每年“三八”妇女节,她都会联合妇联慰问贫困妇女,给她们送去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每年六一儿童节,她都会给家庭困难的孩子送节日礼物;每年春节重阳节,她都经常去团敬老院看望老人等等。
“老一辈兵团人为团场建设作出了毕生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他们老了,希望这些老人在晚年能得到更多的关爱。”吕百惠说。老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她。正是这种精神,让她选择留在兵团,扎根团里。
2015年春节,吕百惠给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都送去了帽子、手套、棉鞋,还装饰了敬老院,增添了节日的气氛。2020年,她积极响应全团抗击“疫情”的号召,为团里防控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和干警送去水果、牛奶等慰问品。近年来,吕百惠的慰问资金累计达10多万元。
2020年11月,吕百会在84团托里社区开展“百会助老”活动。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些年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都说吃了水不忘挖井。我要向老一辈的兵团人学习,尽我所能帮助身边的人,让更多的职工过上好日子。”吕百惠坚定地说。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szbubu.com/273380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