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老城(漫步汕头老城)
在汕头工作、生活这几年,我的很多个周末,都是在小公园一带的老城中度过的。记得刚到汕头时,我经常弄不清老城街区和建筑的方位、朝向,总有些许的迷茫。为了不迷路,基本上只在小公园一带方圆三五百米的地方打转转,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沿着放射状的一条条骑楼街折返。随着一次次的探访,我对老城逐渐熟悉起来,行走也越来越自如。最初我只是按图索骥,寻找著名的建筑、品尝有名的小吃,现在已经能以自己的节奏和视角、带着更加愉悦的心情流连于老城之中,因此也发现和感受到了书本和网络之外的老城是那么的真实与生动、新奇与美好。
印象老城
我几次见到乘大巴来的外地的游客站在中山纪念亭附近吵吵嚷嚷,对导游说破破烂烂的有什么好看的,张罗着要走。其实欣赏老城必须有淡定、从容的心态,在街巷中,当你刻意放慢脚步时,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心灵的满足,甚至能嗅到时光的味道。
汕头老城,布局讲究、设计高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呈放射状的路网格局、四通八达的街巷,不仅使街景变幻多姿,也使行走线路更加灵活、有趣。蜿蜒绵长的沿街骑楼,既营造了浓郁的商业氛围,也因能遮阳、避雨,给了行走其间的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老城中的建筑基本是中西合璧,潮汕文化和异域情调结合在一起,每一栋都展现了建造者的实力,也体现了潮汕工匠们标新立异、争奇斗艳的本领。我注意到位于十字路口的建筑较别处更为精致,其立面弧线优美、流畅,使街道的转向显得柔和,仿佛一团绵延的波浪,韵律感十足,交融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潮汕建筑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之一是门窗的隆重装饰,我特别注意到老城区楼宇上的窗户称得上细腻之美加繁复之美,不仅几乎没有相同的式样的窗户,而且形状除常见的方的、长方的之外,还有圆的、三角的及其他异型的,材质有木质百叶窗、铜框玻璃窗、铁艺花窗和彩色玻璃窗,林林总总,不胜枚举。窗旁外墙上的浮雕装饰也非常讲究,山水、花鸟、人物各式题材,想象力丰富,精雕细琢后不仅看上去立体感极强,也把窗户映衬得格外醒目。漫步在老城的街巷中,抬头低头间,我们都会被其所传递的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等信息所感染和陶醉:比如,位于万安路3号的陶芳酒楼虽位居深巷,但曾是民国时期汕头城里的餐饮名店。这座有着80余年历史的建筑,现作为单位宿舍,人为的损坏随处可见,但整体还算是比较完好,特别是以水磨石工艺拼花的楼梯色彩艳丽,加之其格外宽敞,仍旧气势十足;大楼门前高大的罗马柱、山墙上叶蔓舒展的浮雕图案、斑斓的彩色玻璃窗和曲线优雅的阳台等还在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风雅与华贵。再比如,行走在老城的次数多了,不仅为街景所倾倒,认真品读街巷的名字也感觉十分的美妙,我发现老城街巷名字中带“永”、“安”、“福”、“德”、“顺”的特别多,甚至还有一条街直接就叫“吉祥街”。从这些街名不难看出,潮汕民众对安康、富足生活的期盼,他们将这些美好的寓意锁在地名称呼里,带在平凡生活之中。
我曾跟随朋友造访一栋老城小巷中的旧宅。住在这栋一千多平米洋楼中的是一对六十来岁的老夫妇和他们的小孙女。老先生带领我们参观了他的大宅,结实的木楼梯和地板,宽敞的天台,多得像迷宫一样的房间以及屋内的各处手工纯美的木雕和灰塑装饰,令我们有点应接不暇,因为从墙体斑驳屋外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屋内的装饰会如此华美。我们在宅中还看到深圳生活网很多件材质厚重、做工精良的德式家具以及一些明显是舶来的用具时,内心充满了好奇。老先生告诉我们说,他的祖上是与外国人一起开洋行的,屋里的家具等都是百年前从国外进口的。为了证明这一点,老先生特意从一个大编织袋里拿出两块中外文对照的当年洋行机构的牌匾给我们看,并与我们聊了很久祖上的荣耀与德泽。我想在老城的大街小巷中,蕴藏着生动故事的建筑,应当不深圳生活网仅仅只有声名在外的南生公司、汕头大厦、胡文虎大楼、同文学馆等,在老城的寻常巷陌之中,一定还有更多不为人知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和发现。
天兔台风后,汕头老城里人去楼空的现象更多了,但还是能看到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仍生活在老城之中。我由衷地佩服生活在老城里的人们,平和、淳朴、善良,我想正是这些人的淡然处之、随遇而安,老城才能仍然保持着生命的鲜活。锁匠、钟表匠、竹篾匠、箍桶的师傅、弹棉花的小伙、修自行车的大叔、裁缝铺的伙计、做朥饼的婆婆、卖菜的小贩、小食摊的老板、药行的郎中、算命先生、家门前钉珠绣花的妇女,七十二行的人们仍然辛勤劳作着;这些在别处或者汕头新城中难以见到的劳动、生活场景,仿佛穿越了时空,在旁静静观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更加期待,下一次漫步老城时在不经意间会邂逅怎样的一隅平凡生活。我注意到这里各种街边的技艺都谨守传统、一丝不苟,不禁感叹,潮汕的工匠手艺了得,其精益求精的程度简直可以与别处的艺术家媲美。尽管老城沿街吃、穿、用等各种与生活有关的铺子地方不大、顾客也不多,但诚信、公道,人情味特别浓厚,尤其是一些老字号的食物,不仅百吃不厌,而且好吃不贵:紧邻老妈宫旁的小药店出售各种凉茶,其中香浓、顺滑的老熟地汤十分的诱人,走过路过绝对不能错过;福平路57号主要经营的是芝麻糊、杏仁糊,三块钱一碗的小生意,居然可以按照顾客的意愿各半碗的双拼售卖,李姓老板娘亲手做的绿豆糕细腻、香糯,但属于限量发售,想吃要赶早;飘香小吃店的小吃种类繁多,最好的享用办法是邀上众友、点上一桌,饕餮一番;西天巷蚝烙因《舌尖上的中国》报道,近日火了很多,许多旅游者趋之若鹜,其实美味的吸引之外,店主邱淑英老人凡事亲力亲为,待人宽厚、慈爱,外乡人在此品尝着异乡的美味的同时,也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信仰老城
多种信仰并存是汕头的一个特色,老城里教堂、道观、佛寺、以及众多民神庙宇和谐地分布在各处,无论皈依于何,都可以找到自己倾诉的地方和心灵的慰藉。位于民权路上的基督教锡安堂建于1858年,因早于汕头开埠,故有“先有锡安堂,后有汕头城”的说法。位于外马路东口的瑟诺堂是汕头天主教教区主堂,这座教堂的圣堂分上下两层,装饰华丽;教堂中的唱诗班是由一位音乐专业毕业的修女主持,圣歌响起时,清澈、空灵的华音充满了教堂,驻足倾听,能感受到的不仅是“余音绕梁”,还有信仰的力量。永平路旁名为怡安街的小巷里有一间叫作延寿祠的善堂,虽地处一隅,但庙小神灵大,是汕头市区唯一信仰道教的善堂,其所供奉的神像及摆放的神器全部是青铜的,尤其是那尊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塑像,据说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一尊青铜塑像。而存心善堂纯潮汕庙堂式建筑中供奉的是宋大峰祖师,作为潮汕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慈善机构,它在扶危济困方面有着良好的口碑,已经存在了110多年。我因工作的关系曾与存心善堂的会长蔡木通有过一面之交,瘦小的他不太善于言谈,但从他简单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有一颗强大的慈爱之心,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对他来说是由衷的快乐。敬畏神明、积德行善深圳生活网在潮汕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老城中的人家在平凡的生活中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游客从宅门前即可略知一二。信民神的,门边有香插,信道教的门楣上方有八卦图腾,信基督的,门上贴有“以马内利”。另外,在老城的各种庙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善男信女虔诚的身影,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读懂居于清贫的普通人是如何参悟人生的。
老城与海关
在一次次的探访老城过程中,我了解到这座城市是“百载商埠”的见证,其形成、崛起、兴盛,与潮汕人敢为人先及较早开展国际贸易有密切的关系。上世纪初,曾有3440多家企业活跃于汕头。我了解到汕头曾经是中国第七大城市、也曾经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口岸,还是被恩格斯称赞的“远东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由于贸易频繁,市场繁荣,作为国际贸易监管机构的现代海关于1860年在汕头已经设立了,算来已经有154年的历史。
汕头海关的前身清代常关总口曾于1863年设在老妈宫对面的新关街,现在那栋潮汕式样的建筑早已经没有了,倒是新关这个街名,让我进一步了解到新关是相对于更早设在樟林古港边的清代海关机构而言的。另外,我了解到清代常关总口的查验场曾设立在海关地。读了汕头海关的关史,我一直对海关地心心念念,在找寻了多次后,终于在汕头老市区永泰路(原“永泰直街”)和西堤路交界处一处住宅区的巷口墙上,看到了“海关地”的路牌。现在的海关地是一片低矮、密集的平房,好像是一个单位的宿舍,我看到仍有一些人生活在那里。据潮学研究专家周修东说,在巷里曾经立有一块“潮海新关地界”石碑,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看到,2007年初,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筹备办的同仁专程前往寻找该地界碑,但遗憾的是最终杳无踪迹。
汕头海关的“祖屋”是位于外马路2号的潮海关旧址,汕头人称其为海关钟楼。1921年建成的这座欧式新古典建筑,坐北朝南,上下两层,面向海湾,曾是汕头标志性建筑。这座楼的正门上方有一罗马数字为标识的大钟,也曾是汕头的“标准时间”,至今逢整点仍在报时。记得曾有一位上了点年纪的女士在参观关史馆时对我说,她是老海关关员的女儿,从小是听着钟声长大的,虽然后来离开了汕头,但还是很怀念这清脆、悠远的钟声。海关钟楼的西边,原曾配套建有一个很大、很坚固的验货场,不幸的是前几年已被一些无良的开发商拆除,否则汕头将是中国唯一保留近代海关验货场的城市。海关钟楼现在虽三面被新盖的楼盘近身重围着,但因面向大海,在今天明媚的阳光下,依然端庄、靓丽。现在这座建筑是汕头海关的关史陈列馆,以大量详实的图片、文字和珍贵的实物展示着汕头海关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也静静的诉说着海关与这座城市唇齿相依的关系。在汕头近代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占有显著的位置,海关在推动城市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海关常规业务之外,邮政、海务港务、气象观测、检疫、商标注册等也始于海关。回顾历史,我们要由衷感恩这座城市对海关这个职业的培育;作为海关关员,我们也应当以史为鉴,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尽心竭力地为这座城市的继续发展而努力工作。
关于老城的保护
曾经美轮美奂的老城,现在有一点沧桑、清冷,但我们应当庆幸的是,它还坚强地伫立在我们面前,并用它独特的方式展示着往日的璀璨。 老城对于潮汕人来说,它诉说着传奇,见证了骄傲,承载着梦想,寄托了希冀,虽然它现在披拂残破、愈发落寞,但细看无论规模气势和精美程度一点都不输给国外一些赫赫有名的历史名城,也不输给国内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甚至我认为汕头之所以独一无二,主要不是因为东部新的建筑群的拔地而起,而是因为有老城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因为老城是无可替代的,花一点时间、用一点心思把老城的样貌、历史记在自己心里,也不失为我们活在当下的一种美好吧!
我注意到这几年保育、活化汕头老城,留住汕头的记忆,是百姓热议的话题;我也注意到《汕头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详细城市设计》已经审议通过;但我更注意到近几年小公园极其周边的老城损毁、垮塌的地方多了起来,“危房勿近”字样也越来越多的充斥于街巷之中。我将三年多来在老城区中拍摄的照片加以分类和对比,光阴给同一条街巷、同一座建筑、同一扇门窗留下了明显的印记,三年前、两年前、甚至一年前曾看到的景色已经悄悄地隐去了踪影。尽管我知道保育、活化汕头老城的全面付诸实施有很多问题和困难,并且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努力过程,但眼看着老城一天天衰弱下去,心中还是有些许的惆怅。我们无法复制在生命中的曾经,那些遇到过、拥有过、或感知过的一些人或事物已然或终将离我们远去,但我仍愿意真心的祈祷,希望老城在时光中顿顿脚步,能像一朵永生花,陪伴在我们身边,长存于世间。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szbubu.com/129250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