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丈夫(揭秘秋瑾丈夫是谁?)

秋瑾丈夫(揭秘秋瑾丈夫是谁?)

秋瑾的老公(秋瑾的老公是谁?)

1896年5月17日(清光绪二十二年),湖南湘潭友谊巷4号的王嘉大院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个穿着鲜红色婚纱的英俊少年正满面春风地等待着他的新娘。

这个小儿子的名字叫王庭筠。他是富绅王的第三子。王家是当地有名的家族,不仅拥有大片田地,还拥有许多钱庄和当铺。的新娘比他大4岁,是常德县利津局总经理邱守南的女儿,名叫闺房金。

人们认为富商之子和官员之女的结合可谓郎才女貌。

21岁的邱在锣鼓喧天中迎娶了17岁的姑娘。王庭筠对他潇洒英俊的妻子非常满意。

为你的妻子感到骄傲

王家对这门亲事非常重视。就在秋瑾过门后,公公王将一家典当行作为礼物送给了她,直接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吃瓜群众对秋瑾表示羡慕嫉妒恨。

当时老百姓的媳妇在公婆面前往往看不起自己的眼睛,在丈夫面前谨小慎微,而秋瑾却几乎不受这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她有空读诗,练剑,学拳。王家当铺里有什么新东西,秋瑾经常先拿去穿。王庭筠帮父亲经营自己的典当行,秋瑾基本不用操心生意。夫妻俩婚后相处融洽,有时还会一起学习技巧。王庭筠为他妻子的才华和美貌而自豪。他经常向朋友提起他的妻子能诗善棋,他为她的文字而自豪。

婚后第二年,秋瑾生下儿子,取名王元德。全家人高兴极了,专门雇了一个丫环伺候秋瑾,请她帮秋瑾分担育儿的辛苦。

不得不说,邱寿男给女儿选了个好婆家。

王庭筠是一个英俊的男人,性格温和,但他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缺乏主动性。秋瑾对此颇有怨言,经常鼓励丈夫努力上进。为了讨秋瑾欢心,王庭筠捐了一个京官,户部的头头,带着妻儿进京上任。

这次北京之行改变了这对夫妇余生的命运。

去北京

那一年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出逃。秋瑾随丈夫去了北京后,看到的一切都是外国军队烧杀抢掠留下的满目疮痍,还有没饭吃、没衣穿的苦难民众。

秋瑾从小跟随在各地做官的父亲,到过台湾省、福建、湖南等地。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深表同情。现在,亲眼看到“北京遍地哭痕”的悲惨景象,救亡图存的念头在她心中萌发。

为了躲避战乱,王庭筠不得不暂时放弃做官,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家乡。1901年,秋瑾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王灿芝。一家人正准备再次进京时,绍兴娘家传来噩耗,秋瑾。秋瑾的父亲邱寿南去世了。

秋瑾想到父亲去世后,哥哥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就邀请哥哥和妻儿来找自己。王庭筠没有反对。为了给妻子挣面子,甚至同意出钱请邱经营一家钱庄。可惜邱不知道怎么做生意,所以他关闭了一家不错的银行。他没面子给姐夫,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回绍兴老家。王庭筠默默地承受着损失,没有抱怨秋瑾。

1903年,王庭筠带着妻子和孩子第二次来到北京。夫妻俩在北京定居,抚养孩子,过着温馨的生活。不爱读书的王庭筠,居然在秋瑾的鼓励下学会了英语,最后还得到了秋瑾的好评——“我老公最近在学外语”。

秋瑾

关系裂痕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王庭筠和秋瑾只是世界上普通的一对。但自从进京后,生性侠义的秋瑾大开眼界。她不想做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内心时刻牵挂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与此同时,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秋瑾自由惯了,有一次穿男装去看戏。当时我老婆想去看戏,只能请戏班来家里唱戏,绝对不会踏进戏园子这种混日子的地方。当王庭筠听说他的妻子做出如此令人震惊的行为时,他忍不住生气了,回家与秋瑾大吵了一架。一怒之下,秋瑾离家出走,住进了客栈。王庭筠的怒气平息了,他感到后悔。在秋瑾回国前,他几次求助劝说。此后,秋瑾一直出入剧院,一切都是情有可原,开创了当时上流社会女性进入剧院的先河。

王庭筠以为故事到此结束,但秋瑾失望的是,这种想法跟不上丈夫。

王庭筠给秋瑾的自由几乎是当时丈夫能给妻子的最大自由。他从不限制秋瑾的意志和行动,允许她和朋友们玩得很开心。根据她收集的新书,秋瑾并没有像其他女人一样一结婚就被囚禁在家里。此外,作为一个老式的官僚,王庭筠从来没有任何妃子。那时候一般官僚家庭难免有妻妾之争,但秋瑾从来没有这种烦恼。

在王庭筠看来,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然而,令他惊讶的是,秋瑾不仅满足于她没有被丈夫的权力所压迫,她还想拯救所有在千千遭受丈夫权力压迫的苦难姐妹。

秋瑾

揪心

1904年,在日本朋友服部哲的影响下,秋瑾萌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想法。

王庭筠又崩溃了。在那个年代,妻子怎么可能丢下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儿子7岁,女儿3岁)出国留学?

为了打消秋瑾的疯狂念头,王庭筠想尽办法软硬兼施。他给她买了很多很贵的礼物,放下面子主动陪她逛街,甚至开始学习日语,试图和她培养共同语言。见秋瑾不为所动,他又想出了一招:对秋瑾实施经济封锁。

王庭筠以为,只要切断妻子的经济来源,她就会回到自己身边,和自己好好生活。

秋瑾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怎么能仅仅因为他的金钱而停止追求他的梦想呢?她卖掉了嫁妆,为去日本筹钱。

看到妻子下定决心,王庭筠叹了口气。在秋瑾之前,他从未赢过一场比赛。

据服部哲·范科后来回忆,王庭筠在秋瑾赴日之前曾亲自看望过她。她以为王庭筠是来阻挠秋瑾访日的,没想到,王庭筠说“又怕又羞”,“如果你拒绝带她,我老婆会不知道怎么折磨我。虽然我们有两个孩子,但是我求你带走她!不管是留学还是观光,都让她去吧。我在日本还有三四个朋友,可以请他们照顾我,不会给我老婆添麻烦。”

1904年7月3日,王庭筠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来到北京永定门火车站为秋瑾送行(秋瑾准备从北京坐火车到天津,再从天津坐船到日本)。他一脸忧郁,反复叮嘱秋瑾路上小心,记得写信。

火车开动时,他抱起儿子,向汽车挥手。

支持革命

王庭筠不是谭嗣同。他不可能做出抛弃家庭和产业投身革命的壮举。他不能完全理解秋瑾的救国热情。但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支持,他在秋瑾走后辞去了来之不易的官职,带着孩子回了老家,隐居起来。

然而,到了日本后,秋瑾在与亲友的通信中频频指责丈夫。指责的理由很牵强,无非是王庭筠有钱却不愿意资助她留学,或者是王庭筠欠了她一笔钱和财产没还,而且言辞很激烈。秋瑾给王庭筠写了一封信,说要和他绝交。如果王庭筠拒绝,他就会“死去”。

王庭筠坚决不同意。他对秋瑾的离婚要求视而不见,悄悄给丈母娘发了一封信,询问秋瑾的近况。

秋瑾没有得到王庭筠的答复,以为王庭筠已经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事实上,王庭筠身边从未有过别的女人,甚至一室一厅的身影也从未出现过。

1907年初,秋瑾回到丈夫家所在的双峰县荷叶申冲。他一边探望子女,一边向公婆索要2200两银子(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支付革命军。然后就离开了王家,宣告脱离了骨肉亲情。

秋瑾的《离家出走》在双峰荷叶引起轩然大波。村里人看到秋瑾这样对待自己的好公婆,都以为秋瑾疯了,都唾骂他。

其实,早在渡海到日本后,秋瑾就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她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会是不幸的,为了尽快离婚,她故意在信中责怪她的丈夫,以免牵连王家的老老少少。没想到王庭筠对她有情有义,不肯放过她。她不得不亲自去和她丈夫家的所有人断绝关系。

秋瑾娘家

追逐清朝的足迹

秋瑾在“家庭破裂”之前,在女儿的口袋里放了一张纸条给王庭筠:“我已经把自己托付给了国家,以后很难再相聚了。你可以选择另一个配偶来帮助你。”

王庭筠仍然顽固地拒绝听。

仅半年后,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玄亭口壮烈牺牲,时年32岁。王庭筠得知这个消息后,难过得生病了。

1909年,卧床两年的王庭筠去世,享年30岁。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请把我和我的妻子葬在一起”。

她是清廷眼中的汉奸,是乡亲们口中的疯女人,但在他心里,她永远是他的妻子,他唯一的妻子。

附言

王庭筠和秋瑾名义上已经结婚11年了,但实际上他们在一起才8年。秋瑾向往救国救民,而王庭筠向往平静的生活。两个理想追求完全不同的人成了夫妻,也许这段婚姻的悲剧结局从他们一起进洞房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一个是英姿飒爽的建湖女子,一个是羞涩柔弱的翩翩公子。他不明白她为什么走革命道路,她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从不自暴自弃。

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不能阻止你爱你的国家,你也不能阻止我爱你。”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