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万岁(高呼中国皇帝陛下万岁)
想必大家对二战日军的“冲锋万岁”都不陌生。无论是现在的电视剧、电影还是以前的视频资料,经常可以看到疯狂的日军喊着“天皇万岁”(意为“天皇万岁”)进行致命冲锋。
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中,冲锋“万岁”的日军面对所有装备自动枪械的美军,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屠杀。
日军发起了“冲锋万岁”
那日本人为什么还不改变让士兵白白送死的“冲锋万岁”的愚蠢战术?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收费万岁”。严格来说,“冲锋万岁”就是步兵和炮兵协同作战,用炮兵的火力压制对方,然后步兵在炮兵的掩护下快速冲锋到敌军阵地的前方,与敌军进行肉搏,取得胜利。
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但日本明治维新并不彻底。由于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吉祥物的天皇在“背后捅刀子”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明治维新不仅保留了天皇制,还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强行向民众灌输崇拜天皇的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长期形成的武士道精神与盲目崇拜天皇、效忠天皇的思想无缝嫁接,结果就是“冲锋万岁”。
《冲锋万岁》第一次出现是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不同于海上惊心动魄的激烈战况。陆地上的战况可以说是日军消灭了腐朽的清军。清军装备的步枪、火炮虽然技术上优于日军,但陆军的战斗意志却完全不如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海军。
日军向阿哈瓦南岸炮台发起“万岁冲锋”。
尤其是平壤之战,在火力还占优势的情况下,清军著名的“长跑健将”叶志超面对日军的“万岁冲锋”,惊恐万状,连夜弃城狂奔500余里。
威海卫战役后,日军在海军受挫的情况下,为了拿下阿哈瓦外堡,歼灭北洋舰队,日军多次组织“冲锋万岁”。最终清军寡不敌众。阿哈瓦南岸和北岸的堡垒全部被日军攻占,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其实这个时候,“万岁钱”的弊端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日军在对阿哈瓦南岸堡垒的“万岁冲锋”中有一定伤亡,一名少将在万岁冲锋中阵亡。
但真正让《冲锋万岁》第一次遭殃的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为了夺取旅顺要塞,日本故技重施。日本陆军司令乃木希典出身武士,曾参加过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他迷信“冲锋万岁”的战术。
乃木希典
在乃木希典的指挥下,日军一口气对俄军要塞发起了数次大规模集群式的“万岁冲锋”。但这一次,迎接日军的是冰冷的马克沁重机枪和远程火炮。日军被割草,倒下一片,连乃木希典的儿子也阵亡了。
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总共有9万日军死亡,5万多日军死于“冲锋万岁”的战术下。要知道整个甲午战争,日军死亡人数不到5000人。
按说,此时“冲锋万岁”的愚蠢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但这一切都被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掩盖了。再加上日本内陆海军的“马鹿之争”,陆军不但不检讨,反而在国内宣扬“冲锋万岁”的勇敢无畏,国内的日本人都认为日军是靠“冲锋万岁”取胜的。
二战初期,面对当时装备落后、派系众多的国民党军队,日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和海空优势,在正面战场频频取胜。但日军还是很倚重“冲锋万岁”,甚至有将领认为武士道打败了中国军队。于是,“无敌皇军”、“无敌冲锋万岁”的各种概念开始在日军中流传。
然而,现代战争的激烈程度已不再能靠纯粹的军事勇气取胜。太平洋上的美军很快就教会了日军什么是“火力恐惧症”。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配备了半自动步枪。步兵中重火力和冲锋枪的比例很高,喷火器、各种火炮和坦克也不少。
瓜达尔卡纳尔岛血战期间,日军多次向美军发起“冲锋万岁”。常年在中国作战的日军,对美军非常鄙视,以为一次冲锋就能把美军吓个屁滚尿流。日军指挥官伍佰清治甚至发出了疑问,“在皇军面前还有什么困难吗?皇军面前有敌人?”如果你这么自大。
很快,成群结队的日军开始用步枪争夺美军的刺刀,但这次迎接他们的是更密集的交叉火力网。在整个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美日双方的士兵交换比例高达1:8,日军的万岁冲锋被美军彻底击溃。
约翰·巴斯隆,一名抵抗数百名日军冲锋的美国士兵。
但是,日军没有吸取教训。在随后的战争中,日军继续组织“冲锋万岁”,但这大多是因为日军指挥官在感觉胜利无望的情况下,发动了孤注一掷的冲锋,只选择了去进行所谓的“玉碎”进行不当俘虏。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日本不大规模生产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而是保留了一个刺刀的“三八大盖”作为传家宝?
总结有两个原因:
第一,日本的工业实力和战争潜力不在强国之列,尤其是美国。比如二战时期,美国汽车年产量达到500万辆,而日本只有10万辆,而且没有一个师是机械化的。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都不如“三八大盖”精准,肯定会浪费很多子弹,对于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日本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日本兵工厂生产的带刺刀的轻机枪
第二,日本奉行武士道精神,认为装备冲锋枪有损“皇军”尊严,在中国和东南亚一系列战争中的胜利让日本有一种“冲锋万岁”的粉丝自信。令人惊讶的是,为了显示“皇军”的勇气,日本兵工厂甚至为后来生产的轻机枪安装了刺刀,准备让这些日本兵背着这个近30公斤重的铁结与美军拼刺刀。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szbubu.com/288029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