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电影(卧虎藏龙电影免费观看)
在李安的电影生涯中,《卧虎藏龙》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
这部电影不同于李安早期的家庭三部曲,也不同于他后期的家庭和本土题材作品,如《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卧虎藏龙》是一部典型的武侠片。李安在自传中称这部电影是他电影生涯中最难的一部。但毫无疑问,这也是李安在国内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2001年3月,《卧虎藏龙》在北美上映,票房突破1亿美元,打破了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创下的纪录,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1亿美元的外语片。
同年,《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摄影、配乐等四项大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
然而,这部电影《墙外之花》在内地上映时遭遇了“滑铁卢”,最终票房只有1400万人民币。很多观众看了之后,觉得这不是一部“东方”电影。
虽然同样是“江湖”的母题,但《卧虎藏龙》的基调显然更加含蓄内敛。
与传统武侠对激情与激情的刻画相反,李安试图从人情与人心的角度来解码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时而光明,时而神秘。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只是觉得这是一部很“东方”的电影。
从电影的显性表达上看《卧虎藏龙》是一个富官梦,但从更深层的隐性内涵上挖掘《卧虎藏龙》,其实是李安对“理与情”这个经典命题的重新叙述。
影片开头,一代豪杰李慕白闭关多年,却毫无长进,于是下山委托雄源镖局的老朋友余秀莲将自己的碧绿鬼剑交给京都的铁贝勒收藏,希望从此隐退江湖。
但就在余秀莲把青冥剑交给贝勒的同一天,铁公馆被盗,青冥剑被盗。几经暗访,玉秀莲确认盗剑者为九门知府玉大人之女玉娇龙。
娇龙是另一种官员的女儿。她性情乖戾,目中无人,在武术方面极具天赋。从小跟着师父的碧眼狐练武当心法,苦练多年,功夫已经是大放异彩了。
娇龙一时兴起偷了剑。因为不想连累玉府,她决定“完好无损地还给赵”,却在还剑的当晚遇到了。
两人一次见面后,李慕白试出了玉娇龙良好的武功底子,有意收她为徒,传播她的武功,给她品德,却意外地发现他的死敌碧眼狐狸就藏在玉府里。
李慕白首级恩怨未了,玉娇龙首级之争再起。
不甘心被父亲许配给当朝的翰林,加上旧爱罗笑虎要来大办婚礼,玉娇龙在婚礼当天拔剑出逃,投身江湖。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她对江湖规则一无所知。她带着青冥剑和功夫,横冲直撞,一对一的打,惹了不少麻烦。
当她四处树敌时,她感到震惊。江湖远没有师父蓝眼狐狸说的那么自由快乐。担惊受怕的她曾经寻求过余秀莲的帮助,却无力改变自己叛逆的天性,反而伤害了对方。
李慕白见她倔强倔强,试图改变主意,缠了她好几次,却不幸落入了蓝眼狐狸的毒计,最后和她终成眷属。
看着李慕白为救自己而死,玉娇龙后悔了一辈子。虽然玉秀莲原谅了她,但玉娇龙并不想再回江湖。在武当山上,和罗笑虎睡了一夜后,她跳下了山沟。
对于这个结局,很多观众无法理解玉娇龙的最后一跃。李慕白以生命为代价救了她,而玉娇龙也离开了她的家庭。当她到了旧爱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生活?
其实涉及到不同人对江湖的不同理解。片中以玉秀莲、李慕白、玉娇龙、碧眼狐狸为代表的江湖,其实是不同的境界。
在玉娇龙的心目中,江湖是一个远离世俗的避难所,是一个象征着绝对自由的梦。在这个江湖梦里,只有骑马喝酒的豪迈洒脱。
对于蓝眼狐狸来说,江湖就是一个骗人不断突破让人下线的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上,每个人都有肮脏、龌龊的一面,所以她总是无视所谓的江湖道义,只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的享乐。
在余秀莲看来,江湖是一种既定的社会规范和规则,也是一套道德约束。所以,行走在规则之内去实践自己的价值,是她认知中江湖人的最高境界。
对李慕白来说,江湖没有那么美好,也没有那么肮脏。江湖就是生活本身的面貌。这是李慕白用他一生的江湖经验体会到的一个道理。正如他所说:
“卧虎藏龙于江湖,心不在焉;剑隐藏着邪恶。人情不是。”
所以,玉娇龙向往的江湖是一个精神世界,那里没有玉秀莲的“雄源镖局”,也没有罗笑虎的“杀马”。她对江湖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翅白菜汤,二两玫瑰露,暖暖的”这种巨大的物质满足上的。
但这样一个脆弱的精神江湖,在现实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面对整个武林的封锁和追杀,玉娇龙所追寻的江湖梦必然会破碎。
她不想回到世俗伦理的枷锁中,她无法忍受与她精神相悖的现实世界。这种矛盾注定了她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说玉娇龙这个人物符号隐喻了影片中人性的原始“情感驱动”,那么李慕白和玉秀莲则代表了世俗规范下的反面——“理性”。
影片中,李慕白和于秀莲原本是一对江湖知己。他们彼此相爱多年,却不约而同的不约而同的压抑了对彼此的感情。
原来,多年前,于秀莲的未婚夫孟和曾经结过婚。在一次武林决斗中,孟为救而死。这层伦理和人情,从此成了李和余心中的情感枷锁。
为了隐藏这种情绪,余秀莲一直试图用儒家的最高伦理标准来要求自己——绝对的“理”和“克制”。
她为丈夫守节多年,把自己框在一个理性禁欲的现实世界里。
在电影开始的场景中,余秀莲得知李慕白在闭关期间陷入了深深的沉默,自然地问这是不是一个好主意。然而,当李慕白谈到他心中“放不下的东西”时,余秀莲停顿了一下,打断了这个话题。
最后一幕,李慕白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玉娇龙的毒针,而玉秀莲却要李慕白咽下最后一口气,不要把心放在她身上。
这两个场景,相互呼应,生动地表现了余秀莲对情感的强烈克制。
在整个故事中,她虽然是一代臂膀赛马的江湖侠女,但骨子里却深受儒家实用理性的影响,遵循着一种克己奉公,人情体贴的准则。
一开始,知道玉娇龙偷了剑,就处处为她遮掩;当初镖局一战击败玉娇龙,她大发慈悲,自残;最后,李慕白死后,她明明恨着玉娇龙,却又抗拒着非理性的报复;而是劝玉娇龙真诚面对自己。
与从死亡中解脱出来的李慕白或跳崖后与自己和解的玉娇龙相比,玉秀莲始终没有走出自我压抑。
相比之下,遵循“道法自然”原则的李慕白明白,江湖的本质不是规则,规则只是一种压制人心和欲望的手段。
所以,当他意识到隐居打坐并不能让他快乐,而内心却是悲伤空虚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放下对玉秀莲的爱。
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指引,他来到师傅的墓前告白,并交出了青冥之剑,试图放下一切世俗,与心爱的人隐退江湖。然而,余秀莲一时无法理解李慕白的风情。长期的压抑和分离导致了他们精神上的距离。
因此,在遇到玉娇龙之后,李慕白对玉秀莲的感情略有变化。
在影片中,李慕白前后与玉娇龙见过几次面,都强烈透露出他对徒弟的执念。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是李慕白深切希望他祖先的剑术香火能够流传下去。
但从情感上看,李慕白对玉娇龙这种想当老师、强加父权制的态度,确实夹杂着一些来自欲望和冲动的爱怜。而且,这种爱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慕白被世俗世界所拖累,压抑了他追求爱情和自由的本能。直到遇到敢爱敢恨,无拘无束的玉娇龙,李慕白才不由自主地被这种突破自我的自由力量所吸引。
无论是李慕白在竹林之战中的夺剑,还是他在山洞中面对玉娇龙的那句“你要剑还是要我”时的沉默,都反映了李慕白内心的渴望。
可悲的是,即使面对这种暧昧,李慕白仍然因为余秀莲的存在而笼罩在一层新的伦理压抑之中。所以他只能以学徒的名义一次次接近玉娇龙。
在三人的微妙关系中,玉娇龙更像是引入了盲目的情感,引导李慕白去探索和正视她内心真实的自我。
“我浪费了我的生命。我想用这种语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在你身边徘徊,做七天野鬼,跟着你,哪怕掉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不会让我永远成为孤独的灵魂。”
在李慕白生命的最后,他放弃了僧侣生活的最高追求,保留了对凡间的渴望。这份带有莎士比亚式浪漫的告白,是他对余秀莲最后的慰藉,也是他一生的告白。
对于摆脱束缚,追求生命的终极自由,李慕白的悲剧表明,压抑欲望不是解救之道。而蓝眼狐狸的死,暗示了放纵欲望同样不是摆脱束缚的办法。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欲望和自律之间取得平衡。
古龙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娇龙终于发现,她一心追求的“江湖”,不过是一个想要抛弃一切WTO规则的精神江湖。
她醍醐灌顶,于是选择在武当山纵身一跃。那一次飞跃,是启蒙,是解放,是追随李慕白,是她此生做出的最真诚的选择。
以上就是由优质生活领域创作者 深圳生活网小编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szbubu.com/286610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深圳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